上网认证 雷火体育
当前位置: 首页 > 雷火体育 > 交大要闻 > 正文

【雷火体育】刘二根:三尺讲台铸师魂,春风化雨育桃李

作者:周琴 来源:交大融媒 时间:2024-10-11 浏览:

他的身影总是忙碌在教学科研最前线,他的高数课堂永远座无虚席,恪尽职守是他对教学的态度,持重坚定是他对学术的要求,他就是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刘二根,三十余年默默奉献,只为用心写好“教书育人”四个字。

唱好备课重头戏


高数课通常被认为是枯燥乏味的,但刘二根的高数课,永远是座无虚席。“课程火爆,抢不到名额”“内容丰富、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和考研内容接轨,能够了解考研动向”……这些是学生对刘二根课堂的最多评价。

自1992年来校任教,刘二根已经坚守教学第一线30余载。从初出茅庐的青年教师到如今的三级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备课、授课和答疑始终是他的教学“三部曲”。

“大学数学作为一门基础课程,单靠讲解公式定理和书上的章句难免晦涩难懂,所以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关键,还在于课程内容的准备。”刘二根认为备课是教学中最重要的环节,三十多年来,面对同样的教学内容他始终坚持“每课必备、每课必新”,多方搜集资料,精心组织教学内容,寻找新的切入点进行授课。

对于刘二根来说,备课绝不只是做几页PPT这样简单,30余年教学沉淀下来的“精华”,都在课件中。“我的课件时时都在更新,每一届学生看到的课件都是不一样的,因为其中融入了我对每节课不断地深入思考。”

为了在授课时能进行详细的阐释、节约学生时间,刘二根会把典型习题的解题方法和步骤总结出来展示在PPT上。比如涉及零点定理问题时,通常都会分四步考虑:先做辅助函数,然后标注条件,其次得出结论,最后回答问题。熟练掌握了这种方法之后,这一类的题都比较容易解答了。

“同时,我也会不断收集、总结,把往届学生经常遇到的错误作为范例加入课件,给大家共同分析,加深学生对考点的深入理解。”每次发现新的解题思路,有新的归纳总结就要修改一次课件,上课前一小时仍然在修改PPT已经是刘二根的日常,哪怕是定理的叙述方式之类的细微之处,他也从不放过。

把握教学风向标

“其实高等数学的知识点对于非专业学生来说并不多,而学习的基本要求就是掌握方法和夯实基础。”“启发式教学法”是刘二根课堂多年来的惯例。“先总结一下上堂课的知识点”,这样一句简单朴实的开场语,开启了一堂数学知识的“精神盛宴”:五分钟回顾上次课程的内容,通过不断诱导和启发,引出新一节课程的内容,一讲内容结束后,当堂进行10分钟练习,巩固加深同学们的学习印象。

从2015年学校实行学分制以来,刘二根所承担的课程每次上线两分钟之内就“爆”了,学生们争相抢课。这不仅是因为他细致的教学风格和通俗易懂的教学内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因为他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把课程内容与考研内容接轨,将考研新题按类型分到要讲授的课程中,并添加成例题进行详细讲解。“这样可以帮助同学们提前了解考研的相关动向,这可能也是我的课程受学生认可的原因之一。”

课上,刘二根深入浅出地讲解每一个知识点,用生动的例子引导学生思考;课后,他不仅认真批改每一本作业,纠正每一个错误并指出今后应注意的地方。课程结束现场答疑、QQ微信线上答疑已经是他的日常,只要学生在学习上有不懂的地方,他都会耐心辅导。

“高数书上的内容多而繁杂,我自己预习的时候多半都不是很懂,但刘老师上课会把核心要点提炼出来,进行了详细解析,这样一来我们的学习效率和效果都提高了!”2018级学生石晨曦说。刘二根以其深厚的教学功底和匠心独运的教学方法,成为了学生们心目中的“金牌教授”。

领航创新育人路

作为一位有着高度责任感和创新精神的老师,刘二根不仅注重学生的知识传授,更注重培养他们的身心健康和创新能力。

疫情期间,为了让学生坚定信心、静心学习、安心生活,刘二根使尽浑身解数——融入课程思政、讲述抗疫故事、召开主题班会、和学生谈心谈话、搭建课后线上答疑互助小组……他不停地在教师、学生、辅导员之间“奔波”,在师生之间架起了一座爱心的桥梁。

多年深耕教学一线,刘二根老师深知创新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对学生未来发展的重要性。于是他积极组建课外科技活动团队——腾杰工作室,并担任党支部书记。工作室自成立以来,开发了30套管理信息系统,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并获批江西省教育系统刘二根名师工作室。除此之外,他坚持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及数学建模竞赛等课外科技活动,指导的学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学校多次获得赛事优秀组织奖,个人荣获全国优秀指导教师。

两尺教鞭、三尺讲台、十尺黑板是刘二根演绎自己人生价值的舞台,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教育者。当被问及执着教学、无私奉献的潜动力是什么时,他给出了最简单的答案:热爱——他热爱传授知识的过程,也热爱多年精心付出换来的认可和感谢。在校史馆内,展示着一块写着解题步骤的黑板,那是刘二根的板书。每每校友参观认出他的笔迹时,他总是笑着说:“毕业多年,还能认出我的板书,这种认可在这么长的时间内不褪去,便是对我教学成绩的最佳反馈。”

责任编辑:陈君